一部《还珠格格》创下了比京城高温天气还热的收视率。有朋友形象地说:既有民工边扬着沙土边唱“我是风儿你是沙”的,又有都市新潮一族把观看《还珠格格》当成时尚的。还有不少知识分子放下架子也成了“格格迷”。记得,十年前,一部叫《渴望》的电视剧唤起了人们心灵深处久违的感受,造成了万人空巷的收视盛况,今天,两个历史上无从找寻的“格格”却又一次获得了收视率最高点,这不能不让人想点什么。
据说,琼瑶只不过在北京的公主坟转了一圈便想出了一个关于“民间格格”的传说,造出了一部《还珠格格》。到了写续集的时候,由于商业利益的驱动,琼瑶又在短短的时间内写就了剧本,而摄制组还是等不及,在琼瑶写到了一半的时候就已经开工拍摄。所以,演员们常常是不知道后面的故事就捧着发烫的台词匆忙地进入了角色。这样的运作形式在内地并不多见,可是这样的收视率却让不少含辛茹苦、有着强烈精品意识的艺术家们感到了极大的不平衡。人们不禁要问,是大多数的艺术家们出了问题,不懂市场,还是观众的眼睛出了问题,对《还珠格格》的诸如违背历史、情节拖沓、表演造作的诸多伤处不闻不问。看来,“格格现象”的确值得研究。
笔者认为“格格”有人缘,首先是它对市场的把握,“格格”瞄准了广大青少年观众,而青少年观众又是观众群里最活跃的部分,他们往往掌握着选择电视频道的权力,而围绕着孩子的是他们的父母、家人,所以孩子的喜好常常带动了家里所有人的喜好;其次是人为的商业炒作。显然,“格格”是有备而来,一切和其有关的“文化衫”、“写真集”、图书、音像等后电视产品随着电视剧的播出一下子蜂拥而至,造成了满街是“格格”的态势。可以说“格格”从一开始出台就带着浓重的广告味儿,到了续集的时候更是广告密集。由于有了广告的支撑,作为买方的电视台没有像对以往的电视剧那样竞相压价而是不断抬价,直到把价格抬出了同样具有了广告效益的天价,从这一点上来说是不正常的。另外,在播出时段的安排上也过于“黄金”,让格格具有了许多先天的优势,致使“格格”和其他电视剧的竞争本身也就不够平等。再有就是关于偶像的树立,剧中的两个“格格”,一个是无原则的善良,一个是没规矩的胡闹,虽然众多的家长表示:绝不让孩子成为“东郭先生”式的紫薇、也不许孩子像“小燕子”般不学无术,但是延续了灰姑娘、白马王子浪漫故事的“格格”,由于具有了敢于挑战皇权、历经磨难、心想事成的传奇经历,还是被许多人当成了偶像。
在一条条“格格”走红的主观、客观理由的背后,我们应该思考点什么了。首先,是关于创作观念的问题。琼瑶只不过将“灰姑娘”的故事作了重新编织,情节重复没有新意不说,还漏洞百出,但是观众没有太多的计较,津津有味地关注着主人公的命运。究其原因就是剧中的那种强烈的“平民意识”无意中拉近了和观众的距离。的确,古装戏里关于“普通人”、“小人物”的描写,让人记得住的实在屈指可数,这恰恰给了“格格”一个机会。看来,关注普通人仍然是创作者们不能回避的课题。其次,老老少少都看“格格”的现象究竟是观众的无奈还是电视台的悲哀?电视发展到今天,观众应该自然地分流。俗话说“萝卜青菜各有所爱”,不同风格的电视剧应该适应不同层次观众的需要,万人空巷的收视盛况在十年前值得夸耀,在今天就不能不让电视人想想是不是给观众烹调的“特色菜”太少了。再有就是对优秀的国产电视剧的宣传炒作不力。试想,如果拿出对“格格”宠爱的一半来运作像《牵手》、《红处方》、《千秋之约》、《黄土地蓝土地》、《大学女孩》、《黑脸》这样的优秀国产电视剧,使它们也变得商业化、市场化,那么今天的偶像也许就不仅仅是“格格”了。